为改变群众婚丧嫁娶中的歪风陋习,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落小落实,树立社会文明新风尚,淄博确定临淄区作为试点,探索经验,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标准,建立全市考核激励机制,加强舆论引导,全面打响移风易俗攻坚战。截至目前,淄博市各镇办村居已普遍成立红白理事会,并制定红白理事章程,婚事新办、丧事减办,成为淄博干部群众新时尚。

为探索办理红白公事路径及标准,达到效果最优化,淄博市选择经济较为发达的淄博市临淄区,作为试点先行城市,探索红白公事新标准。
白公事简化流程

临淄区制定白公事流程标准。图片来源:临淄文明办
2011年临淄区指导齐都镇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民俗改革工作的意见》,在办理丧事过程中,倡导丧主及亲属做到“八建议、八提倡”。即建议不大操大办,提倡丧事从简;建议不顶瓦打幡,提倡哀悼告别;建议不披麻戴孝,提倡黑纱白花;建议不唱戏打鼓,提倡播放哀乐;建议不大摆灵堂,提倡鲜花祭奠;建议不设宴待客,提倡只吃便饭;建议不丧后酬劳,提倡理事从廉;建议不田中筑坟,提倡进入公墓。
改革前,白公事至少3天时间,花费至少上万元,流程多、时间长、费用高;按新规办理全程一天就结束,各项费用支出1000多元。
红公事明确标准

临淄区制定白公事流程标准。图片来源:临淄文明办
2013年临淄区选择金山镇洋浒崖村作为突破口,探索红公事办理标准。57岁的村书记、主任谢中岱在村里享有很高的威望。正值儿子结婚,他成为村里红公事改革第一人。谢中岱先后组织召开党员会和村民代表大会,集体商议“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办法, 结果全票通过,形成村规民约,决定庄里乡亲随礼不坐席,随礼标准最高50元。
加快公益性公墓建设

2014年,临淄区按照城乡一个标准启动公益公墓建设。图片来源:淄博文明办
2014年临淄区按照城乡一个标准启动公墓建设。区级公墓建设项目,按照20年使用标准,容纳3.5万个墓穴,规划占地面积200亩,项目基础设施等配套费用1500万元由区财政承担,墓穴成本费用1000元由居民承担,截至目前一期已建成投入使用。村级公墓按照一村建设一处,或若干自然村联合建设的要求,按照民政部标准,单墓穴不超过0.5平方米,双墓穴不超过0.8平方米,不留坟头,不新占耕地,区财政每穴补助300元;每个骨灰堂面积控制在200-300平方米左右,给予10-15万元的奖补。目前,已有30%的村建成投入使用。
2015年临淄区把实施农村移风易俗、公益性新型公墓建设工程列入全区17项民生工程,制定统一标准和考核办法,并纳入服务型党组织实绩考核,逐村考核进行排名,移风易俗改革率先在全市实现全覆盖。去年,全区办理白公事1783起,按新规办理的达100%,红公事1332起,按新规办理的达87%。


2015年,淄博市委书记王浩主持召开专题会议,推广临淄区环卫一体化、移风易俗工作经验。图片来源:淄博文明办
近年来,淄博市在总结临淄区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把移风易俗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在全市范围内铺开。推广临淄移风易俗工作经验会议、制定《全市移风易俗工作考核办法》、召开全市移风易俗工作现场推进会……各项工作方式方法,都代表着淄博市全面推广移风易俗攻坚战的决心。
组织推动
2015年,淄博市委书记王浩上任不到4个月,即在临淄区敬仲镇召开全市农村工作现场会,各区县委书记、全市88个镇办书记参加会议,推广临淄区移风易俗工作经验,作为全市重要的民生工程进行部署,各镇办在全市打响擂台赛。
制度保障
2015年底,以淄博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名义,下发了《淄博市文明镇办重点工作考核办法》,把移风易俗、公益性公墓建设、环卫一体化等8项指标,纳入考核体系。2016年初,市文明委单独将移风易俗拿出来,细化考核标准,制定《全市移风易俗工作考核办法》,每季度考核一次,年底88个镇办总排名,考核结果与精神文明奖、优秀基层党组织建设评选挂钩,排名后1/3的不准参评各级文明村镇。
细化标准

淄博市各区县制定红白公事标准。图片来源:淄博文明办
今年6月,市文明委召开全市移风易俗工作现场推进会,提出“提高标准、量化考核、全面普及”的工作任务。各区县因地制宜,分别制定移风易俗工作意见,明确红白公事指导标准,规范婚丧礼仪程序,增强仪式感。红事体现家风传承,开展感恩教育;白事体现对逝者的追思、对生命的尊重。各村居普遍制定红白理事章程,建立红白理事会,并与村居福利待遇挂钩。

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淄博市坚持舆论先行,强化宣传引导,线上线下配合,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刊发移风易俗典型经验文章。图片来源:淄博文明办
抓好集中宣传
利用1个月的时间,组织各级各类新闻媒体高密度、多时段、全方位展开密集宣传,刊发各类稿件百余篇,形成强大的舆论冲击力。统一设计推出3条标语口号:“把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作为全市民生大事抓实抓好”“厚养薄葬就是孝,随礼不坐席才是情”“红事白事无小事,政府倡导我赞成”,一周之内把标语口号覆盖到了全市每个村居、每条街巷、每条主干道。
注重日常教育

移风易俗攻坚战打响,随处可见的三条标语口号。图片来源:淄博文明办
我们利用广播电视、LED显示屏,组织入户走访、出动宣传车、发放明白纸、刊播公益广告等方式进行持续宣传。各区县还将移风易俗编成文艺节目到基层巡回演出,制作微电影利用电影下乡进行展映。利用“我们的节日”,组织开展特色活动等,进一步巩固了集中宣传成果。
活化宣传形式
新浪官方微博开设“向不文明婚俗说‘不’”微话题,微信每日刊发先进典型的策划报道和移风易俗口号。图片来源:淄博文明办
根据不同受众,顺应群众需求,借助新媒体广泛传播。淄博文明网在首页位置设立专题、飘窗同步宣传。 “文明淄博”微信公众号、新浪官方微博发起“向不文明婚俗说不”等多个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制作的《在淄博随份子只要5毛钱》被各大微信平台、朋友圈竞相转发,点击量超过1.2万次,移风易俗家喻户晓,人人明白。(淄博市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