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4-10-10 来源:淄博文明网 字体:[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近年来,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淄博乡村大力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大力培育和传播乡贤文化,大力活跃农村群众文化,文化硕果遍地开花。


百姓自编自演的四德故事
特色文化“活”村。近年来,博山区乐疃村不断加大投入,建设完善文体健身设施,利用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农民群众生活更有品味。建成500平方米的集活动中心、农家书屋、排练室等于一体文化大院及700平方米的健身广场,配置标准的灯光球场,安装健身器材及LED大屏幕户外电视等,建成设施齐全的妇女儿童家园,成为妇女休闲健身儿童学习娱乐好去处。指导组建了群众艺术团、合唱团、舞蹈队、腰鼓队,购置乐器建起乐队。自2012年开始,连续举办了2届“文化节”,演出队伍不仅有本村艺术团体,还吸引了博山城区、开发区、白塔镇、石马镇等区内及张店、淄川、莱芜等区外的艺术团纷纷前来。艺术节历时20多天,期间几十支队伍、数百人用歌舞、快板、戏剧等形式,唱响了中国梦,唱出了农民群众健康向上和对美好生活向往,山村百姓在家门口就尽享到了丰盛文化盛宴。成立庄户剧团,“博山褡腔”在全市地方小戏种汇演中获奖,得到专家充分肯定。扎实开展党团员青年志愿服务、“五老”志愿服务活动。村妇女儿童家园,时常有志愿者或教给孩子们书法、绘画等知识,或辅导作业、与他们游戏等,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去年以来组织包括文明建设宣教、捐款、环卫整治、义务植树、帮扶困难党员群众等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共计27次,有力地助推了乡风文明。

燕崖镇“建设美丽乡村、体味幸福生活”农村文艺比赛
文艺比赛“靓”村。“乡村文明行动”在沂源县轰轰烈烈开展起来。燕崖镇在大力整治环境卫生的同时,更把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文化活动健康开展,调动各村文化建设积极性,提高村民们演艺水平,燕崖镇举办了“建设美丽乡村、体味幸福生活”农村文艺比赛。 比赛自启动以来,历时2个月,经过预赛,共有22个优秀节目脱颖而出,获得决赛资格。本次大赛分为两个类别举行,广场舞类和综合类。其中综合类节目包括歌曲、戏曲、小品、快板、器乐合奏等。 所有演员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他们热情高涨,排练积极、表演投入。很多节目都是自编自演,特别是快板《党的政策好》,表演者就是词作者;小品《婆婆也是妈》取材生活小细节,通过两组婆媳对比弘扬家庭美德;歌伴舞《四德歌》也突破了纯舞蹈的形式。这些节目都是地地道道的“草根”文化,鲜活灵动又接地气,赢得了评委和广大村民观众的热烈好评。


老年人在乐疃村新成立的“日间照料中心”进行棋艺切磋

村民在“农家书屋”阅读学习
村风民风文明和谐。博山区乐疃村农民生活环境改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融入到群众性文体健身活动中,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和文化繁荣发展。利用文化大院,群众茶余饭后免费阅读学习、打牌下棋、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等。村艺术团用歌曲、舞蹈、戏剧等形式,编排了一些以四德为主题内容的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广为传唱,倡树新风。
富口袋又富脑袋。高青县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载体作用,为每个农家书屋配备了农业、科技、生活等多个种类的图书,村民们放下麻将、扑克看起了图书、报刊,曾经干涸的文化生活被注入了一股甘泉,村民形象地称之为“文化殿堂、致富学堂”。“自从农家书屋建成后,扎堆闲聊的人越来越少了,来书屋“取经”的人逐渐多了起来。我们还经常利用农家书屋宣传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让农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大蔡社区党总支书记张启敏介绍。


文化送下乡,文化广场演出忙,演员们自编“四德舞”为村民表演

村民自发在文化大院组织演出
文化演出促和谐。文化广场不仅是一个唱歌跳舞的舞台,也成了拉近邻里关系、倡树淳朴村风的平台。“我们通过组织各村(居)、社区的文艺宣传队伍,自编自演老百姓自己的节目,更接地气,一方面展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风貌,另一方面也宣传了党和政府的新方针、新政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到现在我们已经演出了五场,观看人数达到三千余人。”沂源县历山街道文化站长陈自霞如是说。
桓台县文化部门积极帮助有条件的农村文化大院组建秧歌队、舞蹈队、戏曲队、合唱队等各种类型的农民文化艺术团队和体育健身队,并经常给予指导、培训,帮助策划、组织演出活动,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生活好了,人的品味就高了。和城里人一样,农村的男男女女已经不满足过去那种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回家早早睡觉的日子。每天晚饭后,他们一定会在文化广场明亮的高杆灯下,集合在一起跳着最盛行的广场舞舞;喜欢运动的孩子们不时也会加入跳舞“大军”,偏爱清净的则在农家书屋里挑上基本自己喜欢的书细细品读,此起彼伏的嬉笑声搅破了安静的黄昏,……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让这美丽的乡村看起来都那么和谐有序。(淄博文明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