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大难”高学俭脱贫了!
提起高青县花沟镇花东村的贫困户高学俭,乡亲们都摇头:“她丈夫和孩子都有重病,家里就她一个女劳力,自家的地种起来都困难,要想脱贫,没办法!”
如今,愁眉不展的高学俭终于焕发笑颜。她将自家的5亩土地流转给了合作社,流转费每年6千元,自己在合作社打工,再加上合作社的收益分红,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年收入超过了3万元。
如同高学俭一般,花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蘑菇产业风生水起,村集体经济日益壮大,美丽乡村初具雏形。说起其中缘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崔爱民最有发言权:是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这个“引擎”激发了富民强村的活力。
“有解思维”破解振兴困局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这个有309个行政村、农业人口30余万的典型农业县,面临着村集体经济薄弱、产业发展乏力的困境。到2019年,全县村集体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仅有126个,5万元以下的多达74个。多数村缺少成熟的产业支撑,增收渠道狭窄、发展后劲不足;有的村虽然有产业,但技术更新换代慢,效益呈下降趋势。
乡村如何重塑?振兴如何破局?高青县以问题为导向,瞄准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以有解思维给出了路线图:“支部引领、产业振兴、集体增收、群众致富”齐头并进,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政治引领作用,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县。
高青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青告诉记者:“高青县位于北纬37度黄金纬度线上,生态环境良好,拥有高青大米、高青西红柿等15件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迫切需要合作社这样的经济体拉动产业升级。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产业为依托,以合作社为载体,创新实施‘村社合一’,由村党支部领办经济合作社,将党组织无可比拟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充分融合叠加,精准高效地抓住了破解困局的根本。”
据了解,截至目前,高青县行政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达到302家,带动23741名群众入社,促进村集体平均增收约5万元。同时,高青县充分利用智慧城市指挥中心、中化MAP技术服务中心等优势,提升合作社农业经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水平,积极打造数字农业3.0中心城市县级样板。
“六朵金花”绽放希望沃野
落子棋眼,盘活全局。
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实施以来,很快释放出强大的改革红利:村集体以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入股,群众以土地、资金等方式入股,不仅盘活了农村闲置资源,更促使村集体和村民以股连心、连责、连利,成为抱团发展、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一盘散沙终于握成一个拳头,实现了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
在推进的过程中,高青县坚决不搞一刀切,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在全县探索形成了土地流转型、股份合作型、产业带动型、乡村旅游型、物业经济型、服务创收型六种行之有效的合作社发展模式,如同“六朵金花”让乡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作为土地流转型的代表,木李镇乾旺村兴茹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党组织+合作社+社会化服务”发展模式,由合作社按照统一耕种、统一浇灌、统一防害、统一收割、统一销售“五统一”经营方式,年底以“底金+分红”向村民分配收益,形成了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村社共建”模式。常家镇蓑衣樊村党支部依托黄河文化、慢城文化等天然优势资源,成立高青蓑衣渔乡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就业人员超百人,全年村内可增加旅游收入500余万元,村集体增收10万元以上。青城镇青平社区党总支成立淄博青平劳务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精准对接镇域9家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需求和周边灵活劳务工程,为131名社员提供就业咨询、技能培训等“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实现社员年均增收3万元,村集体增收10万元。
“全域推进”渐成燎原之势
短短不到一年时间,高青县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村即将实现100%全覆盖。为全域推进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落地开花,高青县在政策扶持、资金保障等方面千方百计给予扶持。
起草全市首个县级合作社指导性文件、设立全市首家3000万县政府全额贴息专项基金……在健全协调保障机制方面,高青县可谓不遗余力。县级层面成立涵盖组织、农业农村、财政等12个部门的工作专班,从财政支持、用地保障、税费优惠等方面提供政策保障。协调落实“强村贷”158万元,整合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乡村振兴服务队扶持资金1500万元,重点扶持3家合作社,通过社企合作、量化分红,村集体年均增收35万元。
为了营造树标对标夺标的浓厚氛围,高青县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建立了县级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数据库,绘制“合作社战略布图”,每季度开展全覆盖督导检查,定期通报排名,倒逼合作社规范运营。同时,年终结合“五面红旗村”观摩点评,选树先进典型示范社,给予适度财政奖励,激发了基层党员群众的干事创业热情,正努力书写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高青答卷”。(记者 李子亭 通讯员 王磊 王克军)
淄博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鲁ICP备07006879号
版权所有:淄博文明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山东淄博市张店人民西路24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