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1日,聚焦“五面红旗”媒体看高青集中采访暨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新闻发布会在高青举行。2019年,高青县在全市率先提出并实施“五面红旗村”选树行动,全县共已选树30个村49面红旗。今年,将重点推广30个“红旗村”在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打造乡村振兴的“高青样板”。
选树“五面红旗村”
培育乡村振兴样板
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高青选树“五面红旗”及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经验。随后,媒体记者实地探访了获评高青县首批“红旗村”的典型村庄高城镇孟荆陈村、常家镇蓑衣樊村、木李镇龙湾村、青城镇青平社区、花沟镇贾王段村。
由15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的青城镇青平社区,先行先试探索出“社区党组织+农村社区、农业龙头企业、小微产业园”的“1+3”乡村振兴模式,受到省、市领导肯定,全省闻名。在青平社区,说起“1+3”模式,居民和小微产业园内的企业主都坦言十分受益。“我曾是一名下岗职工,2019年下半年,从社区得知紧邻的这处小微产业园招工的消息,经推荐后,很顺利的来应聘上岗,这里离家只有几百米,工作舒心还能照顾家里。”在园区飞龙纺织公司上班的社区居民杨淑琴告诉记者。而对于该企业负责人李成泉来说,这一模式很好解决了企业“用工难”“用工荒”。通过“1+3”乡村振兴模式,青平社区实现合村并居、集体增收、就近就业、融合发展“一合多利”目标。
规模调整仅仅是“农村兴、高青兴”的第一步,融合发展才是重中之重。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高青以提升村级党组织组织力为根本,重点加强村级带头人队伍建设,把农村基层党组织真正建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核心,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从基层党建、脱贫攻坚、集体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社会治理5个方面选树“红旗村”。
今年,高青县将推广推介首批30个“红旗村”在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扩大典型示范作用。同时,优化调整“红旗村”选树标准,深化“统筹协调+递进培育”“考核激励+约谈提醒”“排名通报+观摩预评”三项机制,建立全县“选树地图”,进一步营造争先创“旗”浓厚氛围。
党组织领办合作社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2019年,高青县在全市率先出台《关于在全县开展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深化“五面红旗村”选树行动的实施方案(试行)》,明确提出“2020年底,全县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村达到30%以上;进一步巩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下村‘清零’成果,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以上村达到80%以上,10万元以上村达到55%以上”。同时,提炼出“土地流转型、股份合作型、产业带动型、乡村旅游型、物业经济型、服务创收型”等6种符合县域实情的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主要实现形式。
在木李镇龙湾村,老党员李士贵站在即将搬迁的龙湾新社区一排排现代化楼房前,乐的合不拢嘴。“我们是黄河滩区迁建的村子,今年就能住上这新房了,这辈子都没想过的好事儿竟然成了真。”李士贵告诉记者,土地被村里统一流转后,收入一点都不比过去低,身体硬朗的他又腾出了时间在村里打工,相当于多增加了一份可观的收入。据了解,2019年以来,龙湾村在全县第一个实施“三变”改革,推进村党支部领办土地专业合作社,打造“党支部+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的利益联结机制,以村、社、村民等资产参股项目,成立经济、土地、劳务、置业、旅游5大合作社,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链接机制,实现了共建共享发展。
而在高城镇孟荆陈村,党支部依托惠民农业、瑞园农业等现代产业,依靠高青尚品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充分整合土地资源,推进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产业带动型优势凸显,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将村集体和群众通过股份合作紧紧扭在一起,以“股”连心、连责、连利,建立起经济利益共同体。
在高青,27家具有示范带动性的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正呈现出无可比拟的先进性。这一刻,村党组织站到了经济发展最前沿。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高青县将把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提升组织力,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推进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实体化运行,交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满意答卷”。(记者 赵瑞雪 张杨 通讯员 王克军 牛可伟)
淄博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鲁ICP备07006879号
版权所有:淄博文明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山东淄博市张店人民西路24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