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也叫“重九”,因为《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重阳,起始时间无究,兴起大致于春秋战国时期,关于重阳节的文字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先秦典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至魏晋时,节日气氛渐浓,倍受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时间流逝,朝代变迁,物是人非。重阳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经历了战火纷飞的朝代,经历了多次民族大融合,节日的形式发生了改变,而牵系中华民族的魂没变,思念远方的亲人、怀念故去的亲人、“每逢佳节倍思亲”亲情没变。
古诗词中描写重阳节总是带着些斜风细雨、离别之苦、思念之痛,总是带着那么些许哀愁,毛主席的一首“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撕裂了愁怨的天空,写出了革命的人生观、世界观;表达了诗人宽广的胸襟和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写出了打破旧社会建立新中国的坚定信念。
时代变了,思想也变,我们不要悲悲戚戚的重阳,我们要敢于打烂旧世界,建立新的重阳内涵。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的你,不论在祖国的哪个角落,还是远隔重洋,身在异国,只要我们心系中华根,梦牵中华魂,都可以共酌金花酒,同喜鸿雁天。(淄博市体育运动学校 韩磊)
淄博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鲁ICP备07006879号
版权所有:淄博文明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山东淄博市张店人民西路24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