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深受西方文明影响的当今社会,让我们的孩子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尤为重要。
大部分孩子虽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但是对于每个节日的来历却知之甚少,甚至有些孩子连节日名称都搞不清楚。像春节,一些孩子只知道春节有压岁钱,中节秋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但并不知这些节日的真正由来,更不知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出于跟风的原因,很多小孩更青睐西方的节日。这种现象的产生,学校、家庭皆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在校园、家庭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节日的教育?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喜气洋洋的春节、张灯结彩的元宵节、怀乡祭祖的清明节、纪念屈原的端午节……其中蕴含了敬老爱幼、勤劳善良、与人为善、爱国爱民等优良品德。作为学校,应在教学中努力挖掘教学资源,积极探究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促其发挥最大的教育效益。学校还要精心策划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如端午节可引导学生开展“给长辈送祝福”活动,让孩子亲手制作一张贺卡送上一句祝福给家中老人。在班级中举办演讲比赛或知识竞赛活动,通过开展主题鲜明的活动,加深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端午节和孩子吃粽子之余,要给孩子讲一讲屈原的故事,培养孩子公正、勇敢、顽强的优良品德。也可以带孩子一起挑选礼物送给爷爷奶奶,让孩子们从小就深深感受到浓浓的亲情与欢乐,感受到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家庭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孩子们就会爱上我们自己的节日,真正体会传统节日所传承的意义。良好的家庭教育结合有效的学校教育,相信孩子会喜欢上我们的传统文化节日,继承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所留下的宝贵历史遗产。(淄博市技师学院 高飞)
淄博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鲁ICP备07006879号
版权所有:淄博文明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山东淄博市张店人民西路24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