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高青县田镇街道把落实“一网三联”工作作为实现突破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路径,往细里走,往深里挖,往实里做,聚力谋篇布局,科学划分网格,丰富积分应用,注重发挥实效。几个月间,党员群众积极投入到社会治理的每个环节,涌现出一个个鲜活的乡村治理典型案例,用实践凝聚了共治智慧和力量。
党委换想法 “放眼量”铺就“新路子”
“要想把‘一网三联’落到实处,领导班子作为顶层设计者,必须换脑子、寻路子、迈步子,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肩上有责。”田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樊涛说。今年以来,田镇街道将“一网三联”确定为党工委书记领办项目,召开20余次专题会议研究推进,组织42名村(社区)新任党组织书记到浙江大学进行顶格培训,学习党建和社会治理先进经验,让干部们从内心感受到差距,极大开阔了视野,激发了干事创业斗志。
走出去是第一步,为了做到活学活用,田镇街道召开述学会议,36名村党支部书记以“一网三联”为治理抓手,结合村情实际,制定5年工作计划和2021年度工作计划,以一村一策打造一村一品,真正将外出学习的先进做法融入到村庄发展的蓝图绘制中。
“党工委也是推动‘一网三联’落实的主体,不能光有部署,没有行动,我们实行了‘一拉二推三打’的理念,让机制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樊涛说,将“一网三联”工作纳入《督查专报》,实行日调度、日通报,每季度开展“一网三联”观摩点评活动,组织3期“头雁”论坛,逐村对“一网三联”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验收,倒逼形成浓厚的争先创优氛围。另外,街道每年设立“一网三联”专项资金30万元,将36个村分为三档,一档每村奖励10000元,二档每村奖励6000元,三档不予奖励并督促改进,通过这种方式以奖代补、奖优罚劣,督促争先进位。
管理换章法 “小积分”释放“大能量”
“我们有几个‘与众不同’,第一个就是我们的网格划分。”平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郭进勇自信地介绍说,“我们突破了单纯的按照地域划分的标准,根据村内的‘家族’‘姓氏’‘亲疏’等实际情况来划分网格,使我们的网格划分更加科学实效,这是基础,只有网格划分的合理,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网格划分好了,那党员联户该怎么具体操作呢?这又是田镇“一网三联”工作的第二个“与众不同”。他们没有简单的将党员和群众姓名硬生生地搬到表格里,而是实行党员群众双向选择。党员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联系的群众,群众对联系自己的党员进行“反向选择”,双向选择剩余户则由“两委”成员挂包,使党群之间“无障碍”沟通联系。在8月份召开的全市“党建引领、一网三联、全员共治”乡村治理模式现场会上,观摩团对田镇的这一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我们一大早就起来打扫卫生了,不光打扫了自家的,还把网格内区域的垃圾清理了,能得双重积分呢。”王大爷口中的双重积分,是田镇“一网三联”的第三个“与众不同”。一方面,根据对村庄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和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情况,村民拥有个人积分,凭个人积分可以到积分超市、合作社进行实物兑换。另一方面,对排名靠前的网格给予奖励,村民获得积分奖励的同时,所在网格平均积分靠前也能得到现金、物质奖励或积分奖励。通过这种方式,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和网格集体荣誉感,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干事换方法 “网格化”铸就“新田镇”
“‘一网三联’实际上是为我们村党支部书记干工作找了一个捷径,党群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很多工作不需要我亲历亲为了,把我这个村党支部书记解放出来了。我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抓集体经济上,今年我们官庄集体经济可达到350万元以上!”在田镇街道第三季度“一网三联”观摩点评现场会上,官庄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张建永说出了自己的切身感受。
“根据环保整治要求,需要对经济园建材加工等污染行业进行取缔,但取缔后居民会失去房租收入,老百姓不愿意,整改行动停滞。今年,我们发挥‘一网三联’作用,发动村内38名联户党员入园逐户走访,制定经济园改造积分考核制度,规定只有在前5天内自己整改到位并通过检查的,奖励免费修建院落栅栏、美化外墙等。在此激励下,党员群众积极行动,仅用5天时间就完成了违建拆除等工作,如今企业入驻率达到100%。”官庄第四网格网格长张新波说。
今年以来,田镇街道将“一网三联”融入到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中,全面助力旧村拆迁、拆违迁占、群众满意度提升等重点工作高效推进。在“四街”片区改造提升工作中,充分发挥“一网三联”作用,200余名党员下沉到户,耐心细致开展群众工作,实现了“要我拆”到“我要拆”的转变,有力推进了重点项目建设。在今年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现场观摩点评会议上,市委书记江敦涛对“四街”片区改造提升项目给予充分肯定。
下一步,田镇街道将把“一网三联”工作作为巩固提升“全市首批基层党建示范镇(街道)”的新起点、新航向,构建“一网三联+数字技术”布局模式。结合“智慧田镇”打造数字网格,把街道所有工作融入进去,织好全街道“一张网”,持之以恒、务求实效,推动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 (史雪 马珊珊)
淄博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鲁ICP备07006879号
版权所有:淄博文明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山东淄博市张店人民西路24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