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镜头一: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发文公布了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入选人员名单(组厅字〔2018〕6号),桓台一中教师崔佃金入选“万人计划”教学示范名师。这是全市唯一入选该计划的高中教师,也是该校自主培养的首位国家级重点人才。在他的带动下,桓台一中连续三届“齐鲁名师”工程人选评选都有教师入选,这样的高中全省仅有两所。
镜头二:近日,桓台一中高二学生陈家庚在江苏卫视《最强大脑之燃烧吧大脑》节目中,以出色的发挥一路过关斩将,连获佳绩,成为闯入中国战队的唯一一名高中学生,并最终以出色战绩逆转战胜剑桥大学高手,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人物。
……
系列如此骄人成绩的取得,来自于各级党委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更是学校持续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积极推进“魅力学校”建设和不断深化教育创新改革的结果。
文明校园一定是有魅力的校园,也是师生个性发展与成长的乐园。近年来,桓台一中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创建省级文明校园为抓手,以创建“全省一流、全国知名、智慧人文、多元和谐的优质特色魅力高中”为目标,深入落实“把学生放在正中央、把一线教师放在正中央、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三大理念,在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全面激发师生内在驱动力,积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着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真正实现了“管者乐管、教者乐教、学者乐学”,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中学生数学联赛先进单位、全国中学生物理奥赛金牌学校、全国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国防特色学校、全国语文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省民主化管理学校先进单位、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食品卫生等级A级单位、省级餐饮安全单位等荣誉称号。
自2002年以来,学校一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学校积极动员全校师生行动起来,积极投入到创建工作中来,取得了显著成效,2018年2月被省文明办表彰为首届“省级文明校园”。
加强班子建设
为创建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深入推进从严治党工作。学校党委始终把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近年来,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党务公开,加强民主制度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把党员教育工作贯彻日常工作、落在实处。基层党组织的活力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学校党委被表彰为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多名党员被表彰为“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服务标兵”、“时代先锋”等荣誉称号。
建立文明校园建设机制。成立了创建文明校园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创建工作的具体开展。根据学校处室职责,对创建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各个处室将任务进一步分解、细化到全校每一个班组、班级,每一名师生。全校上下齐动员,一齐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创建工作中来,为文明校园创建打下了坚实基础。
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领导班子重视自身建设,严格落实校长负责制、民主集中制,通过落实校务会议议事规则、“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机制等,形成了科学的决策机制。加强教代会建设,审议决定事关学校发展和教职工利益的重大事项。完善校务公开制度,通过校务公开栏、学校网站、家长会等形式及时将群众关心的问题予以公示。建立校长信箱、校长开放日、移动和校园、公众微信号等形式,充分与师生、家长及社会进行沟通交流。
加强队伍建设
打造德才兼备的优良教师团队
加强师德建设。把师德建设纳入重中之重的位置。定期组织教职工学习教育部、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的各项师德规定,开展签订《师德建设承诺书》、《不参加升学宴谢师宴、不从事有偿辅导承诺书》、教师宣誓及“树师德、正师风”活动,提高教职工廉洁从教、依法施教的意识。学校将每年的9月定为“师德建设月”,通过开展“师德论坛”、师德征文、事迹报告会、“魅力教师”评选等形式,进一步提高教师从教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探索实施“学部组阁制”改革。为进一步推进管理改革,推行扁平化管理方式,学校于2017年7月开始探索实施“学部组阁制”改革,将原来的三个年级6个部调整为高一、高二、高三和课程拓展实验部4个学部。学校给予各学部更多管理权,聘任学部主任为校长助理,列席参加行政办公会议。学部主任经竞选产生,学部副主任、教研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完全由学部主任进行组阁任命。此举进一步缩小了管理半径,充分调动了学部主任、班主任、教研组长及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管理效能。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重视教师培训和校本培训工作,制定了桓台一中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完善了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建立了基于教育教学实际的校本培训制度,以问题为导向,通过集体备课、工作室、听评课等形式,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培计划、省级培训等各种形式的培训,分批次组织学校管理干部和教师,赴北京清华附中、河北武邑中学、广东佛山一中等名校跟岗蹲点教研,学习先进经验。学校与天津静海一中、大港一中、沂源一中、淄博十一中组成了“两地五校合作共同体”,定期举行学科同课异构活动,加强不同地区教师教育思想观念方法等的碰撞交流。
学校打造了一支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市特级教师4人,省市名师6人,全国及省市优秀教师、省市学科带头人及教学能手等57人。先后有3人次获全国优质课特等奖、一等奖,21人获省优质课一等奖。
推进全员育人导师制。把学生的成长发展放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位置,学校成立领导小组,由教育处牵头,建立了班主任为首席导师、任课教师为导师的育人队伍,同时吸收心理健康教师、家长委员会代表及校外辅导员积极参与,加强对学生学习、生活、心理、交友、活动等方面全方位的指导,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对学校的生活困难学生群体制定了帮扶工作方案,对学困生群体制订了边缘生后进生转化工作方案,做到“把学生放在正中央”。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牢牢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
大力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各学科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贯穿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之走进教材,走进课堂,生动具体地融入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营造有利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通过思想政治课直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用“核心价值”来统领学生的多元价值取向;通过语文课进行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在教学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适当增加本地区文化,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民族优美的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历史课进行中国国情教育、国际形势和民族忧患意识教育,使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奉献的光荣使命感和责任感。
全面培育民族精神。重视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培育。利用每周的升旗仪式,对广大师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举行了“中国梦”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从国旗下讲话、诗歌朗诵、征文比赛、假期社会实践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中国梦”宣传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成效。同时,创新性地开展公民道德、理想信念等专题教育活动。聘请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到学校定期开展讲座,讲授传统文化经典篇目,培养全校师生的文化自信。
建立丰富的校本德育课程体系。确立了“以人育人,以文化人”的主题文化理念,积极打造各具特色的德育品牌。开设“渔洋讲坛”,为广大师生搭建舞台,大家纷纷登上讲台,展示自己在文学、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探索、体会、才学,反响热烈,深受广大师生喜爱。校团委学生会成立了“微尘志愿服务队”,利用课余时间走近社区和敬老院,培养了学生奉献社会、服务大众的思想意识。学校大力实施学生自主管理,由团委指导学生会,从纪律、跑操、卫生、学习等多个方面让学生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真正实现了自我教育、团队教育。
多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一年级开设心理健康课,心理教师有针对性地对高三年级备考减压、高二年级人际交往、高一年级新生适应等问题进行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个体咨询服务,解决了学生的睡眠、学习压力、同学关系、亲子关系、人生发展规划、情感和情绪问题等各种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加强阵地建设
为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搭建舞台
加强校内文化阵地建设。学校的电子大屏幕、宣传栏、广播站,定期开展内容丰富、主题突出的展览,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正确舆论氛围。开展班级文化墙评选活动,建设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校刊《家园》定期出版,成为广大师生展望梦想、思想争辩的家园。校报《桓台一中》定期向社会赠阅,宣传学校办学成果、优秀典型等,成为社会各界与学校的桥梁。
积极开展新媒体阵地建设。开设创办“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和学校团委微信公众号,及时向社会和家长推送学校重要新闻及办学理念,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学校外网“少海网”也及时更新,多渠道向社会反馈学校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学校通过国旗下演讲、主题班会等教育引导学生文明上网、远离有害信息,确保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
开展活动场所建设。学校设立了团委办公室、社团办公室、学生广播站、一中电视台等,积极支持开展各类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活动,为学生们培养特长、发展个性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建设课外实践基地。在本县大型企业、驻地社区、敬老院建立实践基地,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服务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增加对社会的认识,增强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为走向社会打好基础。
创新活动载体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树立鲜明的办学理念与校园文化标志。学校成立国旗班,认真落实执行《桓台一中升旗制度》,严格执行悬挂国旗、升降国旗制度,国旗、旗杆符合标准要求,按照国旗法认真升降国旗。学校聘请山东校园文化研究中心,对学校的办学历史、现状进行认真梳理,重新确立了“以人育人,以文化人”的文化理念,确立了新的校训、教风、学风、校徽等文化标识。通过军训、学习《在校一日党规》及《桓台一中学生品德素养考核办法》、参加校史展馆,组织新老师岗前培训、进行任教宣誓等活动,促使其了解学校历史及文化,迅速融入进来。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定期举办每年一度的阳光体育节,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认真开展人人参与的体育项目达标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达标验收,学生的达标率达到了96%以上。开展国学诵读、班歌比赛、朗诵比赛、书画比赛等系列活动;开发了吕剧、渔洋文化等带有学生地域特色的学校课程。
建设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各班级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共同讨论商议,制定了符合自己班级特点的班级公约,对规范同学们的日常学习生活、文明礼仪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各个班级自行设计、制作了本班的视觉文化展示墙,内容积极向上,催人奋进。各个班级的班风正、学风浓,体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重视图书室建设。学校重视图书馆建设,现有2个藏书室,2个教工阅览室,2个学生阅览室和4个电子阅览室,藏书33万册,报刊杂志160余种,工具书及教学参考书260种,满足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求。学校制定了图书室、阅览室安全管理制度、图书管理员职责、图书室图书借阅规则、图书馆赔偿制度,确保图书馆正常借阅;馆内图书上架规范,图书利用率高。
注重管理作用
建设氛围高雅的宜学宜教环境
教学设施管理使用规范。学校教室、功能室及其他教学设施配备充足,通过了省级规范化学校的验收,完全满足正常教育教学需求。学校各种教育教学设备齐备,使用率高,管理制度到位,效果好。
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工作。学校聘请园林部门对学校的绿化进行了设计,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也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融教育和艺术为一体的实用性理念。全体师生环保意识强,在班级内实行垃圾分类收集,通过开展“绿色小银行”等活动,将垃圾处理所得捐给困难学生,学校先后获省、市绿色学校称号。
加强校园安全工作。校园安全机构完善、制度齐全,监控、安保等设施到位,使用规范;人防、技防、物防落实到位;制定了综合防控机制和突发事件紧急处理预案并定期进行疏散演练;将安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宣传活动,定期组织安全主题教育;聘请法制副校长,定期到校为广大师生举行法制讲座;多年来,无一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综合治理校园周边环境。学校与学校驻地公安机关实现了警校联动机制,学校大型活动,公安、交警部门都直接上门服务。建立了完善的上放学安全管理制度,安排学校行政值班和班主任助理在学校路口值勤,保证了上放学期间良好的交通秩序,保障了学生的安全。
建设节约型校园。学校不断加强节约型校园建设,充分利用团委、学生会的作用,发动学生们积极参加创建节约型校园活动,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粮食,各班级成立“绿色小银行”,加强“文明餐桌”建设,在学生中开展节约意识、健康消费意识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理性消费的意识。
展望未来,桓台一中党委书记、校长李向东表示,作为一所以升学为主的预备役学校,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既是学校文明创建的基础,也是学校文明创建的核心。今后学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向着更高层次的文明创建工作驰而不息,昂首前行。(记者 崔葳 通讯员 韩卫东)
淄博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鲁ICP备07006879号
版权所有:淄博文明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山东淄博市张店人民西路24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