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  联系我们  
中国文明网总站
中国文明网联盟
主题活动 更多
讲文明.jpg
未标题-1 拷贝.jpg
111111.jpg
未标题-1 拷贝.jpg
W020130614460095591029.jpg
mtop.jpg
4.jpg
3.jpg
文明淄博 更多
出租车收费办法将系列调整
陶博会“三大板块”为开放创新搭台
我市千家企业将受惠500余万元
我市乳制品市场暂无波澜
募捐义卖活动募集善款15054.8元
淄博:交通防汛“进行时”
聚焦美丽淄博拍出你的中国梦
我市办理38笔进口自动许可证
工作提示 更多
我市2013年技师和高级技师申报评审开始
第二届“淄博市教书育人楷模”评选启动
关于征集《淄博市节约能源条例(修改...
招募拍客 曝光身边火灾隐患
我市将推荐第三届淄博友谊奖人选
2013青年创业在淄博活动开始报名
“鞠乡杯”中国梦·我的梦摄影大赛...
用镜头记录“美丽淄博”
   淄博文明网首页 > 道德模范
【山东】淄博:残疾女孩孙奉岩10年还清父母遗债感动乡里
发表时间: 2013-05-02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字体:[][][] [打印] [关闭]

 

                            身有残疾的孙奉岩和奶奶相依为命 

 

身残志艰的孙奉岩微笑面对生活的挑战

    今年28岁的孙奉岩,是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昆仑镇聂村人,身高不足1米,双臂不能承受重物,腿部残疾,不能站立,只能蹲着挪动,面部神经坏死,难以表达喜怒哀乐……她却用岩石一般的意志直面残酷命运,10年来锱铢积累,偿清了父母遗下的债务。

    1992年,8岁的孙奉岩因病再也站不起来了。慢慢地,她发现自己的胳膊越来越麻木,越来越没力气,干不了任何重活。她没能再读高中,上不了日思夜想的大学了。然而残酷的命运并没有就此罢手,1999年,身患尿毒症的父亲撒手而去,两年后母亲也因病离世,孙奉岩只能和年迈瘫痪的奶奶、4岁的妹妹相依为命。她立誓“撑起这个家,养活奶奶和妹妹”。

    孙奉岩父母在世的时候,为了治病,陆陆续续借了别人3.5万元钱。“母亲在世时,我经常看到她在记账,临走的时候,她把账本交给了我,我知道,母亲的意思是不想让我欠别人的钱。”孙奉岩告诉记者。           

    由于身体的原因,孙奉岩一直没有工作,但从母亲去世起,她就下定了还钱的决心。但是家里的收入只有低保、抚恤金,还有妹妹的孤儿补贴,最早的时候每月只有不到200元。虽然村里包了水电煤的费用,还有米、面、油等福利,可一家三口还要吃菜,奶奶要常年吃药。为了攒够3.5万元,孙奉岩都是买最便宜的青菜,留给奶奶和妹妹吃,自己从来不舍得吃。

    邻居们知道孙奉岩的情况,经常把一些废旧品送到她家里,孙奉岩就会一件件地分类整理,然后把卖废品的钱攒起来。一年下来,孙奉岩竟然省出了700多元,加上年底的各项捐助,孙奉岩凑足了2000元。当奶奶拿着钱还给人家时,虽然对方说什么也不收,但是最后倔强要强的一家人,还是把钱硬塞给了人家。

    就这样,孙奉岩一分一分地积攒,一元一元地节省,一笔一笔地偿还,用了整整10年时间,到2009年年底,孙奉岩终于还清了最后一笔债务。“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跟我家庭条件没有关系。只要借了,不管多少年,我一定要还上!

    虽然长期困苦,但是孙奉岩始终保有一颗自尊自立的心。每当好心人悄悄给她留下钱,孙奉岩都一笔笔认真地记下来,就像母亲当年记录债务一样,“等妹妹以后工作了,就把钱捐给需要救助的人。”

    2012年5月31,久病在床的奶奶去世。妹妹如今正在读初中,学习很刻苦,成绩不错,孙奉岩希望妹妹今后能上一所好大学,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妹妹以后工作了,嫁人了,我不会跟着她。只要身体允许,我什么都愿意学、愿意干,我要靠自己的劳动生活。”

    十多年来,孙奉岩一直不敢翻看父母的照片。直到前不久,当地一家电视台让她找找老照片,她一边翻一边哭,对着照片说:“爸爸妈妈,家里的债都还清了,妹妹读书很用功,周围的人对我们都很好,你们放心吧。我很想你们……”(来源:中国妇女报)              

短评

    在中国社科院《社会心态蓝皮书》显示全社会总体信任指标进一步下降,低于60分的“及格线”,出现了人际间不信任扩大化的严峻形势时,孙奉岩历尽艰辛、耗时十年,偿还了父母遗留下的3.5万元债务,则是对诚信做了最好地诠释!

    孙奉岩在异常崎岖、坎坷的人生道路上坚前行的事迹,感人至深。身残志坚的她以其顽强的意志不仅改变着自己的命运,更撑起一个家庭。正是这一份这种看似“微弱”实则坚强的力量向我们传递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她在自己依然需要不断地与身体、生存挑战相抗争的情况下,将点滴的恩情化作回报社会的勇气和努力,“认真记下来每一笔钱……捐给有需要的人”,用自己朴实的举动,传递着感恩和爱心,将知恩图报体现得淋漓尽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南储鑫)

 
责任编辑: 范伟  
 
淄博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淄博新闻网承办  鲁ICP备07006879号
版权所有:淄博文明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山东淄博市张店人民西路24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